现在人求婚和结婚都需要戒指,但是在古代时候,戒指表示的含义可不仅仅是爱情的象征,还有许多丰富的含义,婚礼纪小编整理了具体的含义一览,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来看看。
古代戒指表示的含义并不仅仅是爱情和忠贞。
1、辨识和禁忌的标记
“戒指”直到元代才有其名称,其原名为“指环”,之所以称为“戒指”,又名“手记”、“代指”,皆是出自其用途本身。古代帝王后宫妃嫔无数,按规定妃嫔在接受帝王御幸时,都必须经过女史登记,女史事先向妃嫔们发放两种指环,一为金环,一为银环。
平常妃嫔一般佩戴银环,其具体又分两种戴法:即将侍奉皇帝的戴在左手,因为左手属阳,侍奉完皇帝的则戴在右手,因为右手属阴。一旦妃嫔月事来潮或者有了身孕,不能侍奉皇帝,则手戴金环,女史见之则不列其名。因“事无大小,记以成法”。
2、象征“早日还乡”的信物
在中国古代,器物往往承载着某种文化意义,是一种不言而喻的表示,即“藏礼于器”,这在先秦时便广泛存在。因“环”与“还”谐音,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论是佩环还是指环,作为馈赠之物,皆可昭示还乡之意。
3、与鬼魅和灵异事件相关
戒指在中国古代汉文化语境内,典籍中所涉及到的故事大多和鬼魅及灵异事件相关,这是其和其它门类首饰最大的不同之处,戒指代表的主流文化似乎并不仅是爱情和美貌的元素,还充满着某种神秘、诡异的元素。
4、作为财富赏赐和朝贡
戒指作为财富和信物使用时,并不一定需要戴在手指上。此外戒指也是外国朝贡时常见的贡品之一。
5、作为婚姻的聘礼或爱情的信物
在中国古代,将戒指与婚姻和爱情联系在一起,是仿自胡俗,即西北少数民族或西方人的习俗。
戒指成为定亲信物也是吸收了外部文化的影响。
1、风俗起源
戒指真正在中国作为婚姻的聘礼之一,其风俗起源于宋代民间。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嫁娶”条载:“且论聘礼,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钏、金鋜、金帔坠者是也。若铺席宅舍,或无金器,以银镀代之。”这里的“金鋜”便指的是金戒指。
2、清代满族
但戒指在中国传统的汉文化圈中,并没有被纳入宫廷嫁娶聘礼典制。但是在满族的聘礼中,戒指是金银首饰中体现身份等级最鲜明的标志,且其数量一般为双数。
3、清末民初
到清末民初,随着西风东渐,戒指在民间作为订婚之纪念物的风俗才开始风行。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中对此有明确记载:“大宛娶妇先以同心指环为聘,今乃以为订婚之纪念品,则欧风所渐也。”
以上就是我国古代戒指的含义和戒指在我国成为定情信物主流的时间,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一下。